2020中国农业品牌政策研讨会在京举行,正式发布《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
为深入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加强农业品牌政策创设,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的指导下,7月24日,2020中国农业品牌政策研讨会在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原校长、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柯炳生,原农业部党组成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一级巡视员陈萍,副校长辛贤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速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品牌基础日益夯实,营销推介创新有力,积极构建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新机制,推动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协同发展。会议强调,在农产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农业经济风险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引领农产品消费、抵御市场风险、推动农业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农业品牌建设要以品质为根本,增强品牌“竞争力”;要以创新为引领,提升品牌“感召力”;要以协同为基础,培育品牌持久“生命力”;要以新基建为机遇,提升品牌“传播力”。会议发布并解读了《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宣布成立中国农业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等出席会议。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品牌策划机构等单位代表重点围绕农业品牌政策创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创建、价值评估等话题进行研讨。会议同期进行了全网直播,据不完全统计,超过30万人在线上观看。
据介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会同中国农业大学编写了《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目的是为了深入推进品牌强农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梳理农业品牌主要做法与成效,为品牌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分析农业品牌建设主要问题,明确农业品牌建设着力点;展望农业品牌发展趋势,创新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发展。《报告》共分为五部分,包括农业品牌建设战略意义、主要进展和成效、存在问题、创新实践和发展展望,具有权威性、系统性、专业性、前瞻性等特点。《报告》指出,综合当前我国农业品牌发展现状,考虑到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影响农业品牌发展的新元素,我国农业品牌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农业品牌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探索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推动“新三品”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力;农业品牌管理趋于制度化标准化。逐步建立起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品牌管理体系,完善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和监管保护;数字技术加速推进农业品牌发展。推动品牌主体适应数字时代变革,利用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农业品牌发展;农业品牌成为推动农业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农业品牌将能够在国际合作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和任务,成为推动农业国际合作的“金字招牌”。唐珂表示,下一步农业品牌工作将重点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农业品牌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将农业品牌培育作为涉农项目和重大工程中的重点内容,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二是加快农业品牌标准建设,围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构建农业品牌评价标准体系;三是创新开展农业品牌营销,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价值,推动“文化+技术+平台”与品牌营销的深度融合,提升中国农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四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育一批农业品牌理论研究人才、农业品牌经营管理人才和农业品牌营销推广人才;五是实施农业品牌海外营销计划,优先支持国内优秀农业品牌参加国际知名展会,支持建立境外农业品牌展示展销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农业品牌。